註解、反思與成長
[國中自然單元教案]光與顏色單元教案之反思
教學檔案(一):光與顏色的關係
活動名稱:國二理化第四章第四節光與顏色的關係
活動計畫:
1教學目標
I.在認知上,本章節的重點是
(1).使學生了解顏色的在生物體上的用途。
(2).使學生了解顏色的在東西方文化上的不同。
(3).使學生了解美術色彩學。
(4).使學生了解顏色的來源是光。
(5).使學生了解人眼可見的光(可見光)有一定的波長範圍。
(6).使學生了解光的色散現象。
(8).使學生了解一切的顏色都可由三原色所組成的。
(9).使學生了解並說明物體會有顏色的原因。
(10).使學生了解不同波段電磁波的用途。
II.在情意上,讓學生了解到東西方對於顏色認知的不同,進而能夠了解、欣賞不同文化的價值觀。
2.學生起點行為
(1).學生已具有光有反射、折射的概念,尚沒有光是一種波動的概念。
(2).學生已具有聲波有不同頻率、波長,而人能接收的聲波有一定的頻率範圍的概念。
(3).學生已具有聲波會有反射、吸收的現象。
3.教學活動設計
【教學媒體】因此為了能夠呈現多變的顏色與舉例,我使用了單槍投影機播放的投影片的方式,來提高學生對於顏色的感覺。
【引起動機】(1).撥放「電視廣告」,並以老師的彩色與黑白的照片做對比,增加趣味性,進而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。
(2).對光的色散與光的三原色這兩個部分,分別做了兩個小實驗,以增加學生的了解與興趣。
反思與檢討
◎教學優缺點自評:
1.教學法上:
這次教學為了讓學生對於顏色有更深的體認,所以採用單槍投影機上課。首先在引起動機方面,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,學生看完廣告與老師的彩色與黑白照片之後,都笑成一團,興致勃勃的想要聽下去。
其次,在這次的教學過程中,我採用了兩個獨創的教學方法,就是利用單槍投影機的強力光源,直接做出兩個小實驗。
(1).光的色散:首先,我先投影一張全白的影像,此時我將三稜鏡直接放在投影機前,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「白色的光經過三稜鏡的色散後,分為七種色光」,讓學生驚嘆連連,印象十分深刻。
(2).光的三原色:首先,我先投影出一張具有紅色、藍色、綠色小人的圖像,此時我將彩色玻璃紙放置在單槍投影機前,此時色光會被過濾,有些小人會變黑色,有些則不會變色,此時可以讓學生清楚的看出,顏色確實是由三原色所構成的。
這兩個實驗,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實驗,教學前我也沒有想到,我所設計的這種教學方式,學生會有這麼大的共鳴,直到下課還有同學還想做做看。
2.教師:
優點:聲音清楚,準備充分,引起動機成功,講解清晰。
缺點:師生互動太少。這似乎是使用單槍投影機的致命傷,因為一使用後必須關燈,教師教無法掌握到全班的狀況。
◎反省:
本次的教學算是蠻成功的一此教學活動,學生的反應還算不錯,唯一缺憾大概還是師生互動機會比較低,下次應該要多採用小活動的形式,或競賽的形式進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